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property staticmathod classmethod 反射
阅读量:5287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14

本文共 8856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9 分钟。

使用@property

在绑定属性时,如果我们直接把属性暴露出去,虽然写起来很简单,但是,没办法检查参数,导致可以把成绩随便改:

s = Student()s.score = 9999

这显然不合逻辑。为了限制score的范围,可以通过一个set_score()方法来设置成绩,再通过一个get_score()来获取成绩,这样,在set_score()方法里,就可以检查参数:

class Student(object):    def get_score(self): return self._score def set_score(self, value): if not isinstance(value, int): raise ValueError('score must be an integer!') if value < 0 or value > 100: raise ValueError('score must between 0 ~ 100!') self._score = value

现在,对任意的Student实例进行操作,就不能随心所欲地设置score了:

>>> s = Student()>>> s.set_score(60) # ok!>>> s.get_score() 60 >>> s.set_score(9999) 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 ... ValueError: score must between 0 ~ 100!

但是,上面的调用方法又略显复杂,没有直接用属性这么直接简单。

有没有既能检查参数,又可以用类似属性这样简单的方式来访问类的变量呢?对于追求完美的Python程序员来说,这是必须要做到的!

还记得装饰器(decorator)可以给函数动态加上功能吗?对于类的方法,装饰器一样起作用。Python内置的@property装饰器就是负责把一个方法变成属性调用的:

class Student(object):    @property def score(self): return self._score @score.setter def score(self, value): if not isinstance(value, int): raise ValueError('score must be an integer!') if value < 0 or value > 100: raise ValueError('score must between 0 ~ 100!') self._score = value

@property的实现比较复杂,我们先考察如何使用。把一个getter方法变成属性,只需要加上@property就可以了,此时,@property本身又创建了另一个装饰器@score.setter,负责把一个setter方法变成属性赋值,于是,我们就拥有一个可控的属性操作:

>>> s = Student()>>> s.score = 60 # OK,实际转化为s.set_score(60)>>> s.score # OK,实际转化为s.get_score() 60 >>> s.score = 9999 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 ... ValueError: score must between 0 ~ 100!

注意到这个神奇的@property,我们在对实例属性操作的时候,就知道该属性很可能不是直接暴露的,而是通过getter和setter方法来实现的。

还可以定义只读属性,只定义getter方法,不定义setter方法就是一个只读属性:

class Student(object):    @property def birth(self): return self._birth @birth.setter def birth(self, value): self._birth = value @property def age(self): return 2015 - self._birth

上面的birth是可读写属性,而age就是一个只读属性,因为age可以根据birth和当前时间计算出来。

小结

@property广泛应用在类的定义中,可以让调用者写出简短的代码,同时保证对参数进行必要的检查,这样,程序运行时就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性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原文是stackoverflow的一则高票回答,

可能之前也有人翻译过,但是刚好自己也有疑惑,所以搬运一下,个人水平有限所以可能翻译存在误差,欢迎指正(如侵删)。


尽管classmethodstaticmethod非常的相似,但是两者在具体的使用上还是有着细微的差别:classmethod必须使用类对象作为第一个参数,而staticmethod则可以不传递任何参数。

让我们通过实际的例子来看看。

样板

让我们假设有处理日期信息的类:

class Date(object): day = 0 month = 0 year = 0 def __init__(self, day=0, month=0, year=0): self.day = day self.month = month self.year = year

这个类很显然可以被用来存储某些日期信息(不考虑时区信息;让我们假设所有的日期都用UTC表示)

这里定义了__init__,典型的类实例初始化方法,它作为典型的instancemethod接受参数,其中第一个传递的必要参数是新建的实例本身。

类方法

有一些可以通过使用classmethod很好解决的任务。

假设我们有很多('dd-mm-yyyy')格式字符串的日期信息,想要把它们创建成Date类实例。我们不得不在项目的不同地方做这些事情。

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到:

  1. 分析得到的年月日字符串,把它们转化成三个整形变量或者拥有三个元素的元组的变量。
  2. 通过传递这些值实例化Date

得到:

day, month, year = map(int, string_date.split('-')) date1 = Date(day, month, year)

C++拥有重载的特性可以达到这种目的,但是Python缺乏此类特性。所以,python使用classmethod的方式。让我们尝试一种另类的构造函数。

@classmethod    def from_string(cls, date_as_string): day, month, year = map(date_as_string.split('-')) date1 = cls(day, month, year) return date1 date2 = Date.from_string('11-09-2012')

进一步分析一下以上代码的执行,以及它的优势:

1.在一个地方解析日期字符串并且重复使用它。

2.做到很好的封装(相对于把执行字符串解析作为一个单独的函数在任何地方执行,这里使用的方法更符合OOP的范式)
3.cls表示类对象,而不是类实例。这样很酷,因为如果我们继承Date类,那么所有的子类也都将拥有from_string这个方法。

静态方法

那么staticmethod又是什么呢?它和classmethod非常的相似,但是不强制要求传递参数(但是做的事与类方法或实例方法一样)。

让我们来看一个使用的例子。

我们有一个日期字符串需要以某种方式验证。这个任务与之前一样要定义在Date类内部,但是不要求实例化它。

静态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就非常有用。看一下下面这个代码片段:

@staticmethod    def is_date_valid(date_as_string): day, month, year = map(int, date_as_string_split('-')) return day <= 31 and month <= 12 and year <= 3999 is_date = Date.is_date_valid('11-09-2012')

现在正如我们了解到的staticmethod的使用,我们不需要访问它所属的类,它本质上就是一个函数,调用方式和调用函数一样,不同的是它不关注对象和对象内部属性。

 

 

 

 

反射

对编程语言比较熟悉的朋友,应该知道“反射”这个机制。Python作为一门动态语言,当然不会缺少这一重要功能。然而,在网络上却很少见到有详细或者深刻的剖析论文。下面结合一个web路由的实例来阐述python的反射机制的使用场景和核心本质。

一、前言

1
2
3
4
5
def
f1():
  
print
(
"f1是这个函数的名字!"
)
  
s
=
"f1"
print
(
"%s是个字符串"
%
s)

  在上面的代码中,我们必须区分两个概念,f1和“f1"。前者是函数f1的函数名,后者只是一个叫”f1“的字符串,两者是不同的事物。我们可以用f1()的方式调用函数f1,但我们不能用"f1"()的方式调用函数。说白了就是,不能通过字符串来调用名字看起来相同的函数!

二、web实例

  考虑有这么一个场景,根据用户输入的url的不同,调用不同的函数,实现不同的操作,也就是一个url路由器的功能,这在web框架里是核心部件之一。下面有一个精简版的示例:

  首先,有一个commons模块,它里面有几个函数,分别用于展示不同的页面,代码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def
login():
  
print
(
"这是一个登陆页面!"
)
 
def
logout():
  
print
(
"这是一个退出页面!"
)
 
def
home():
  
print
(
"这是网站主页面!"
)

  其次,有一个visit模块,作为程序入口,接受用户输入,展示相应的页面,代码如下:(这段代码是比较初级的写法)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import
commons
 
def
run():
  
inp
=
input
(
"请输入您想访问页面的url: "
).strip()
  
if
inp
=
=
"login"
:
    
commons.login()
  
elif
inp
=
=
"logout"
:
    
commons.logout()
  
elif
inp
=
=
"home"
:
    
commons.home()
  
else
:
    
print
(
"404"
)
 
if
__name__
=
=
'__main__'
:
  
run()

  我们运行visit.py,输入:home,页面结果如下:

1
2
请输入您想访问页面的url: home
这是网站主页面!

  这就实现了一个简单的WEB路由功能,根据不同的url,执行不同的函数,获得不同的页面。

  然而,让我们考虑一个问题,如果commons模块里有成百上千个函数呢(这非常正常)?。难道你在visit模块里写上成百上千个elif?显然这是不可能的!那么怎么破?

三、反射机制

  仔细观察visit中的代码,我们会发现用户输入的url字符串和相应调用的函数名好像!如果能用这个字符串直接调用函数就好了!但是,前面我们已经说了字符串是不能用来调用函数的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python为我们提供一个强大的内置函数:getattr!我们将前面的visit修改一下,代码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import
commons
 
def
run():
  
inp
=
input
(
"请输入您想访问页面的url: "
).strip()
  
func
=
getattr
(commons,inp)
  
func()
  
if
__name__
=
=
'__main__'
:
  
run()

  首先说明一下getattr函数的使用方法:它接收2个参数,前面的是一个对象或者模块,后面的是一个字符串,注意了!是个字符串!

  例子中,用户输入储存在inp中,这个inp就是个字符串,getattr函数让程序去commons这个模块里,寻找一个叫inp的成员(是叫,不是等于),这个过程就相当于我们把一个字符串变成一个函数名的过程。然后,把获得的结果赋值给func这个变量,实际上func就指向了commons里的某个函数。最后通过调用func函数,实现对commons里函数的调用。这完全就是一个动态访问的过程,一切都不写死,全部根据用户输入来变化。

  执行上面的代码,结果和最开始的是一样的。

  这就是python的反射,它的核心本质其实就是利用字符串的形式去对象(模块)中操作(查找/获取/删除/添加)成员,一种基于字符串的事件驱动!

  这段话,不一定准确,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。

四、进一步完善

  上面的代码还有个小瑕疵,那就是如果用户输入一个非法的url,比如jpg,由于在commons里没有同名的函数,肯定会产生运行错误,具体如下:

1
2
3
4
5
6
7
请输入您想访问页面的url: jpg
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
 
File "F:/Python/pycharm/s13/reflect/visit.py", line 16, in <module>
  
run()
 
File "F:/Python/pycharm/s13/reflect/visit.py", line 11, in run
  
func = getattr(commons,inp)
AttributeError: module 'commons' has no attribute 'jpg'

  那怎么办呢?其实,python考虑的很全面了,它同样提供了一个叫hasattr的内置函数,用于判断commons中是否具有某个成员。我们将代码修改一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import
commons
  
def
run():
  
inp
=
input
(
"请输入您想访问页面的url: "
).strip()
  
if
hasattr
(commons,inp):
    
func
=
getattr
(commons,inp)
    
func()
  
else
:
    
print
(
"404"
)
  
if
__name__
=
=
'__main__'
:
  
run()

  通过hasattr的判断,可以防止非法输入错误,并将其统一定位到错误页面。

  其实,研究过python内置函数的朋友,应该注意到还有delattrsetattr两个内置函数。从字面上已经很好理解他们的作用了。

  python的四个重要内置函数:getattrhasattrdelattrsetattr较为全面的实现了基于字符串的反射机制。他们都是对内存内的模块进行操作,并不会对源文件进行修改。

五、动态导入模块

  上面的例子是在某个特定的目录结构下才能正常实现的,也就是commons和visit模块在同一目录下,并且所有的页面处理函数都在commons模块内。如下图:

 

  但在现实使用环境中,页面处理函数往往被分类放置在不同目录的不同模块中,也就是如下图:

 

  难道我们要在visit模块里写上一大堆的import 语句逐个导入account、manage、commons模块吗?要是有1000个这种模块呢?

  刚才我们分析完了基于字符串的反射,实现了动态的函数调用功能,我们不禁会想那么能不能动态导入模块呢?这完全是可以的!

  python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方法:__import__(字符串参数)。通过它,我们就可以实现类似的反射功能。__import__()方法会根据参数,动态的导入同名的模块。

我们再修改一下上面的visit模块的代码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def
run():
  
inp
=
input
(
"请输入您想访问页面的url: "
).strip()
  
modules, func
=
inp.split(
"/"
)
  
obj
=
__import__
(modules)
  
if
hasattr
(obj, func):
    
func
=
getattr
(obj, func)
    
func()
  
else
:
    
print
(
"404"
)
  
if
__name__
=
=
'__main__'
:
  
run()

运行一下:

1
2
3
4
请输入您想访问页面的url: commons/home
这是网站主页面!
请输入您想访问页面的url: account/find
这是一个查找功能页面!

  我们来分析一下上面的代码:

  首先,我们并没有定义任何一行import语句;

  其次,用户的输入inp被要求为类似“commons/home”这种格式,其实也就是模拟web框架里的url地址,斜杠左边指向模块名,右边指向模块中的成员名。

  然后,modules,func = inp.split("/")处理了用户输入,使我们获得的2个字符串,并分别保存在modules和func变量里。

  接下来,最关键的是obj = __import__(modules)这一行,它让程序去导入了modules这个变量保存的字符串同名的模块,并将它赋值给obj变量。

  最后的调用中,getattr去modules模块中调用func成员的含义和以前是一样的。

  总结:通过__import__函数,我们实现了基于字符串的动态的模块导入。

  同样的,这里也有个小瑕疵!

  如果我们的目录结构是这样的:

 

   那么在visit的模块调用语句中,必须进行修改,我们想当然地会这么做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def
run():
  
inp
=
input
(
"请输入您想访问页面的url: "
).strip()
  
modules, func
=
inp.split(
"/"
)
  
obj
=
__import__
(
"lib."
+
modules)  
#注意字符串的拼接
  
if
hasattr
(obj, func):
    
func
=
getattr
(obj, func)
    
func()
  
else
:
    
print
(
"404"
)
  
if
__name__
=
=
'__main__'
:
  
run()

  改了这么一个地方:obj = __import__("lib." + modules),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,和import lib.commons的传统方法类似,但实际上运行的时候会有错误。

1
2
3
4
请输入您想访问页面的url: commons/home
404
请输入您想访问页面的url: account/find
404

  为什么呢?因为对于lib.xxx.xxx.xxx这一类的模块导入路径,__import__默认只会导入最开头的圆点左边的目录,也就是“lib”。我们可以做个测试,在visit同级目录内新建一个文件,代码如下:

1
2
obj
=
__import__
(
"lib.commons"
)
print
(obj)

  执行结果:

1
<module
'lib'
(namespace)>

 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?加上fromlist = True参数即可!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def
run():
  
inp
=
input
(
"请输入您想访问页面的url: "
).strip()
  
modules, func
=
inp.split(
"/"
)
  
obj
=
__import__
(
"lib."
+
modules, fromlist
=
True
)
# 注意fromlist参数
  
if
hasattr
(obj, func):
    
func
=
getattr
(obj, func)
    
func()
  
else
:
    
print
(
"404"
)
  
if
__name__
=
=
'__main__'
:
  
run()

  至此,动态导入模块的问题基本都解决了,只剩下最后一个,那就是万一用户输入错误的模块名呢?比如用户输入了somemodules/find,由于实际上不存在somemodules这个模块,必然会报错!那有没有类似上面hasattr内置函数这么个功能呢?答案是没有!碰到这种,你只能通过异常处理来解决。

六、最后的思考

  可能有人会问python不是有两个内置函数execeval吗?他们同样能够执行字符串。比如:

1
exec
(
"print('haha')"
)

结果:

1
haha

  那么直接使用它们不行吗?非要那么费劲地使用getattr, __import__干嘛?

  其实,在上面的例子中,围绕的核心主题是如何利用字符串驱动不同的事件,比如导入模块、调用函数等等,这些都是python的反射机制,是一种编程方法、设计模式的体现,凝聚了高内聚、松耦合的编程思想,不能简单的用执行字符串来代替。当然,exec和eval也有它的舞台,在web框架里也经常被使用。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qunxiadexiaoxiangjiao/p/8317629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eclipse 中java/scala 混合的maven项目 工作环境篇
查看>>
顺序栈与两栈共享空间-C语言实现
查看>>
【mongo】可以用localhost启动,无法用ip启动问题的解决
查看>>
【QT】视频播放
查看>>
揭开Redis的神秘面纱
查看>>
Object流
查看>>
Windows Phone开发(8):关于导航的小技巧 转:http://blog.csdn.net/tcjiaan/article/details/7285062...
查看>>
Ajax学习笔记1之第一个Ajax应用程序
查看>>
css3新单位vw、vh、vmin、vmax的使用详解(转载)
查看>>
软件测试培训第30天
查看>>
centos7 关闭防火墙
查看>>
04-jQuery的属性操作
查看>>
response实现文件下载
查看>>
【WP7】页面之间数据交互
查看>>
C++中的unique函数
查看>>
小白学数据分析----->流失分析设计
查看>>
FontAwesome 奥森图标的学习
查看>>
request response cookie session
查看>>
NMON记录服务器各项性能数据
查看>>
未找到arm-linux-gcc解决办法
查看>>